土壤墒情监测要素是同气象条件、土壤、土壤的水分状态,作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的,因此可以认为气象条件、土壤的物理特性、土壤的水分状态,作物种类及生长发育状况是土壤墒情监测的四大要素。
一、气象要素
气象观测要素主要有降水量、气温、气压、湿度、风速、水面蒸发量、低温、日照等。气象要素资料可由墒情检测区域内或邻近的国家气象站、水文站及农业管理站的气象的观测资料取得。墒情检测区域内及邻近地区无气象、水文站时需建立气象观测场。气象观测场的建设应符合气象观测场的规范要求。自设气象场需记录每日的降水量、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平均湿度、日最高、最低相对湿度、日平均气压、日平均低温、最高地温、最低地温、日平均风速、日水面蒸发量、日照时数等。自设气象站的仪器和设备应按气象部门的要求配置,并按气象部门的观测规范来进行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和资料的整编。墒情监测站点除收集气象资料外还应收集当地气象部门的未来天气趋势的预报,以了解墒情监测区域的未来天气变化。
二、土壤的物理特性及土壤含水量
土壤的物理特性由土壤的质地、土壤的结构、土壤的比重、土壤干容重、土壤孔隙度来表达土壤质地由当地的土壤颗粒级配情况来决定,土壤质地的判别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分类方法来进行。土壤垂向分布有层次结构时,需分析不同层次的土壤质地和其他的土壤物理特性。土壤水分常数是土壤水分特性的重要指标,主要有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及作物不同生长期适宜的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墒情和旱情检测的主要指标、土壤水分状态可由重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土层含水量、土层中的蓄水量和土壤相对湿度四个指标来表达。重量含水量和体积含水量可以相互换算。
三、浅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及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墒情变化的重要要素之一。地下水观测要素为地下水位、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温度、地下水质等要素。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不大的地区应观测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和地下水埋深。当观测土壤含水量的代表性地块附近有地下水测井时,可利用于地下水位变化的观测,地下水井所在地块和土壤含水量检测地块的高程应基本相同。记录地下水井的位置,周围的地貌地物,并调查地下水井的用水情况和用水规律,当水井为灌溉水井时,灌溉抽水期资料不能用于地下水位的观测。在地下水埋深浅的地区,邻近土壤水观测点无地下水测井时应建专用的地下水位测井。测量地下水井的地面高程、收集多年平均地下水位、最高地下水位、最低地下水位,最大、最小地下水位,最大和最小地下水埋深值。当地下水井有自记水位计时,可收集日平均地下水位,月平均地下水位,月和年的最高和最低地下水位,最大和最小地下水埋深值。
四、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墒情要素
国家和地方的墒情监测站点应收集代表区域的作物种植情况,即作物的种类,作物的分布情况及各种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观测土壤含水量的同时记录作物的播种日期,作物生长发育期,观察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记录代表地块的作物的水分状况。记录地表地块的作物的水分状态,以涝、渍、正常、缺水、受旱等分级来表示。收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资料。此含水量一般以土壤相对湿度来表示。旱地田间积水时间超过24小时为涝、地下水面达及土壤表层为渍、土壤含水量小于适宜土壤含水量时为缺水(脱墒)、土壤含水量小于凋萎含水量时为受旱。收集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脱墒和受旱的临界含水量资料,记录脱墒和受旱开始的日期,受旱的天数,代表区域干旱程度及干旱的分布情况。